徐武冠著
簡體五線譜版‧原文及中文字對字歌詞
歐洲13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歌曲,其多聲部縱向關係(複調、和聲)的發展,把合唱文化推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峰,是我們認識歐洲合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
徐武冠譯配的《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4(混聲三部合唱與民歌合唱作品)》包括混聲三部合唱與民歌合唱作品,共23首。
《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4(混聲三部合唱與民歌合唱作品)》由女高、女低、男聲三個聲部構成的混聲三部合唱歌曲,比較適合進入變聲期後及剛度過變聲期學生的歌唱條件。在世界各國的中學音樂教材及出版的合唱歌譜中,就有許多由音樂家創作或由民歌、名曲改編的這類合唱歌曲。
1.所有的鳥我都聽過(牧歌)(混聲三部無伴奏合唱)
2.原先我自己估計(牧歌)(混聲三部無伴奏合唱)
3.不再傷心(牧歌)(混聲三部無伴奏合唱)
4.親愛的,快來吧(牧歌)(混聲三部無伴奏合唱)
5.茫茫雲天(選自《D大調第三管弦樂組曲》之二“詠嘆調”)(混聲三部合唱)
6.歡樂頌(選自《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混聲三部合唱)
7.在那花園裡面(混聲三部合唱)
8.街頭上雪花紛紛飛(混聲三部合唱)
9 .貝殼(混聲三部合唱)
10.幻想在天空飛翔(混聲三部合唱)
11.我是生來就愛唱歌(混聲八部無伴奏合唱)
12.安妮·勞麗(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3 .漂 亮的麗莎(混聲四部合唱)
14.高威的風笛手(混聲四部合唱)
15.是你(女高音獨唱與混聲四部合唱)
16.來吧,來歡慶(混聲四部合唱)
17.咚,巴拉萊卡(混聲四部合唱)
18.她像那燕子(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9.我親愛的人頭髮亮又黑(混聲四部合唱)
20.冼南朵(混聲四部合唱)
21.這河流寬闊(混聲四部合唱)
22.早晨的歌(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23.哩奎,哩奎,哩奎啷(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人名索引
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3 (同聲合唱作品)
徐武冠著
簡體五線譜版‧原文及中文字對字歌詞
歐洲13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歌曲,其多聲部縱向關係(複調、和聲)的發展,把合唱文化推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峰,是我們認識歐洲合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 個方面。徐武冠譯配的《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3(同聲合唱作品)》為同聲合唱作品,包括童聲、女聲與男聲合唱歌曲,共25首(部)、32曲。
序
1.花(童聲合唱)
2.農夫和鵝(童聲合唱)
3.哎呀,卡莉奴施卡(童聲合唱)
4.Do—Re—Mi(選自音樂劇《音樂之聲》)(童聲合唱)
5.秋天紅艷艷(童聲合唱)
6.三首兩聲部合唱曲(童聲合唱)
(1)在夜晚飛行
(2)彩虹
(3)里約船
7.拍大豆(童聲合唱)
8.春風(童聲合唱)
9.自由飛翔(童聲合唱)
10.和平降臨大地(童聲合唱)
11.幽藍的天空(女聲無伴奏合唱)
12.獻上純潔的玫瑰花(選自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女聲合唱)
13.圓舞曲(女聲合唱)
14.歌曲四首(女聲合唱、兩支圓號和豎琴)
(1)豎琴撥動,熱烈奔放(Op.17 No.1)
(2)快來吧,我的死神(Op.17 No.2)
(3)園丁(Op.17 No.3)
(4)芬格爾之歌(Op.17NoA)
15.飛螢火(女聲無伴奏合唱)
16 .龍蝦的方舞(《艾麗絲漫遊奇境記》三首合唱曲之一)(女聲合唱)
17.公爵夫人的搖籃曲(《艾麗絲漫遊奇境記》三首合唱曲之二)(女聲合唱)
18 .威廉大叔(《艾麗絲漫遊奇境記》三首合唱曲之三)(女聲合唱)
19.快把馬車趕上(女聲合唱)
20.愛生活(女聲合唱)
21.我的心充滿歡樂(女聲無伴奏合唱)
22.鳥園搖籃曲(女聲合唱)
23.獵人合唱(選自歌劇《自由射手》)(男聲合唱)
24.走進了山谷(男聲合唱)
25.平安地走過死蔭之谷(男聲無伴奏合唱)
26.搖晃的馬車喲(男聲無伴奏合唱)
27.奧拉麗(男聲無伴奏合唱)
人名索引
簡體五線譜版‧原文及中文字對字歌詞
歐洲13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歌曲,其多聲部縱向關係(複調、和聲)的發展,把合唱文化推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峰,是我們認識歐洲合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 個方面。徐武冠譯配的《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3(同聲合唱作品)》為同聲合唱作品,包括童聲、女聲與男聲合唱歌曲,共25首(部)、32曲。
序
1.花(童聲合唱)
2.農夫和鵝(童聲合唱)
3.哎呀,卡莉奴施卡(童聲合唱)
4.Do—Re—Mi(選自音樂劇《音樂之聲》)(童聲合唱)
5.秋天紅艷艷(童聲合唱)
6.三首兩聲部合唱曲(童聲合唱)
(1)在夜晚飛行
(2)彩虹
(3)里約船
7.拍大豆(童聲合唱)
8.春風(童聲合唱)
9.自由飛翔(童聲合唱)
10.和平降臨大地(童聲合唱)
11.幽藍的天空(女聲無伴奏合唱)
12.獻上純潔的玫瑰花(選自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女聲合唱)
13.圓舞曲(女聲合唱)
14.歌曲四首(女聲合唱、兩支圓號和豎琴)
(1)豎琴撥動,熱烈奔放(Op.17 No.1)
(2)快來吧,我的死神(Op.17 No.2)
(3)園丁(Op.17 No.3)
(4)芬格爾之歌(Op.17NoA)
15.飛螢火(女聲無伴奏合唱)
16 .龍蝦的方舞(《艾麗絲漫遊奇境記》三首合唱曲之一)(女聲合唱)
17.公爵夫人的搖籃曲(《艾麗絲漫遊奇境記》三首合唱曲之二)(女聲合唱)
18 .威廉大叔(《艾麗絲漫遊奇境記》三首合唱曲之三)(女聲合唱)
19.快把馬車趕上(女聲合唱)
20.愛生活(女聲合唱)
21.我的心充滿歡樂(女聲無伴奏合唱)
22.鳥園搖籃曲(女聲合唱)
23.獵人合唱(選自歌劇《自由射手》)(男聲合唱)
24.走進了山谷(男聲合唱)
25.平安地走過死蔭之谷(男聲無伴奏合唱)
26.搖晃的馬車喲(男聲無伴奏合唱)
27.奧拉麗(男聲無伴奏合唱)
人名索引
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2 (18世紀-20世紀作品)
徐武冠著
歐洲13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歌曲,其多聲部縱向關係(複調、和聲)的發展,把合唱文化推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峰,是我們認識歐洲合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
徐武冠譯配的《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2(18世紀-20世紀作品)》包括17世紀—20世紀作品,共26首。
《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2(18世紀-20世紀作品)》所選作品涉及35位作曲家,其中三分之一左右屬於20世紀的音樂家。本冊所匯集的歐美多種類型合 唱作品(許多歌曲國內尚無譯配、介紹),相信會有助於讀者增進對歐美合唱文化的了解。本冊所選3首不同編曲手法的黑人靈歌,可供讀者了解或選唱。提供了 20首黑人靈歌合唱歌曲(還有2首白人靈歌供學術比照),並載有一篇《黑色之靈魂》專題論述文章,可以作為對第二冊歌曲集重要的學術補充。
序
1.音樂,傳播於四周(選自清唱劇《所羅門》)(女中音獨唱與混聲四部合唱)
2.春天來臨(選卣清唱劇(《四季》)(混聲四部合唱)
3.此時此情(混聲四部合唱)
4.送來美麗的鮮花(選自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混聲四部合唱)
5.夏天的黃昏(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6.天空晴朗,春風蕩漾(混聲四部合唱)
7.歡樂人生(混聲四部合唱)
8.雲雀(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9.夜晚的星(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0.故鄉的親人(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1.樹木和鮮花(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2.夜(混聲四部合唱)
13.小夜曲(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4.在我小時候(混聲四部合唱)
15.蟋蟀和蜘蛛(混聲四部合唱)
16.春之歌(混聲四部合唱)
17.俄耳甫斯和他的琉特琴(混聲四部合唱)
18.迴響(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9.日出,日落(選自音樂劇《屋頂上的提琴手》)(混聲四部合唱)
20.晚安,是告別時間(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21.紅紅的玫瑰(混聲四部合唱)
22.橋架在洶湧的河上(混聲四部合唱)
23.吹吧,冬天的風(混聲四部合唱)
24.我的主他就在這裡(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25.去到那河岸邊(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26.戰斗在耶利哥(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人名索引
歐洲13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歌曲,其多聲部縱向關係(複調、和聲)的發展,把合唱文化推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峰,是我們認識歐洲合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
徐武冠譯配的《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2(18世紀-20世紀作品)》包括17世紀—20世紀作品,共26首。
《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2(18世紀-20世紀作品)》所選作品涉及35位作曲家,其中三分之一左右屬於20世紀的音樂家。本冊所匯集的歐美多種類型合 唱作品(許多歌曲國內尚無譯配、介紹),相信會有助於讀者增進對歐美合唱文化的了解。本冊所選3首不同編曲手法的黑人靈歌,可供讀者了解或選唱。提供了 20首黑人靈歌合唱歌曲(還有2首白人靈歌供學術比照),並載有一篇《黑色之靈魂》專題論述文章,可以作為對第二冊歌曲集重要的學術補充。
序
1.音樂,傳播於四周(選自清唱劇《所羅門》)(女中音獨唱與混聲四部合唱)
2.春天來臨(選卣清唱劇(《四季》)(混聲四部合唱)
3.此時此情(混聲四部合唱)
4.送來美麗的鮮花(選自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混聲四部合唱)
5.夏天的黃昏(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6.天空晴朗,春風蕩漾(混聲四部合唱)
7.歡樂人生(混聲四部合唱)
8.雲雀(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9.夜晚的星(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0.故鄉的親人(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1.樹木和鮮花(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2.夜(混聲四部合唱)
13.小夜曲(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4.在我小時候(混聲四部合唱)
15.蟋蟀和蜘蛛(混聲四部合唱)
16.春之歌(混聲四部合唱)
17.俄耳甫斯和他的琉特琴(混聲四部合唱)
18.迴響(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9.日出,日落(選自音樂劇《屋頂上的提琴手》)(混聲四部合唱)
20.晚安,是告別時間(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21.紅紅的玫瑰(混聲四部合唱)
22.橋架在洶湧的河上(混聲四部合唱)
23.吹吧,冬天的風(混聲四部合唱)
24.我的主他就在這裡(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25.去到那河岸邊(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26.戰斗在耶利哥(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人名索引
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1 (13世紀-17世紀作品)
徐武冠譯配
歐洲13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的合唱歌曲,其多聲部縱向關係(復調、和聲)的發展,把合唱文化推上了一個嶄新的高峰,是我們認識歐洲合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
方面。
徐武冠譯配的《外國合唱經典作品選(13世紀-17世紀作品1)》包括13世紀—17世紀作品,共20首。
本集歌曲樂譜,大多是由後人為便於視譜而整理的,與原譜形態有所不同。第1—6首歌曲,原均由男性人聲組成聲部,按譜子的實際音高演唱。第11、17、
18、20這4首牧歌經過適當的調整,對年輕學生感知與理解牧歌的風格非常有幫助,對合唱隊的合唱基礎訓練也是極好的素材。 目錄
序
1.姑娘漂亮——我渴望——我主(經文歌)(三聲部無伴奏合唱)
2.如果不能真誠地給別人幫助(巴拉塔)(三聲部人聲與樂器)
3 .頌揚翡冷翠(斷續歌)(三聲部無伴奏合唱)
4.聖母馬利亞(經文歌)(三聲部無伴奏合唱)
5.多麼可愛喲我的姑娘(尚松)(三聲部無伴奏合唱)
6.元旦(尚松)(三聲部人聲與樂器)
7.牧羊姑娘(牧歌)(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8.無論怎樣我要說(尚松)(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9.安睡吧,溫潤的夢鄉朦朧迷茫(牧歌)(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0.我的心像掉進深淵(牧歌)(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1.每天,他們都在高歌歡唱(小坎佐納)(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2.山谷失去陽光它哭泣悲傷(牧歌)(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3.為我唱一曲(小坎佐納)(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4.所有的鳥我都聽過(牧歌)(混聲三部無伴奏合唱)
15.美麗的星星給我安詳寧靜(牧歌)(混聲六部無伴奏合唱)
16.我的眼淚(牧歌) (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17.原先我自己估計(牧歌)(混聲三部無伴奏合唱)
18.不再傷心(牧歌)(混聲三部無伴奏合唱)
19.親愛的,不要如此冷漠無情(牧歌)(混聲四部無伴奏合唱)
20.親愛的,快來吧(牧歌)(混聲三部無伴奏合唱)
人名索引
華麗的探戈 - 皮耶佐拉鋼琴二重奏經典
本譜為“趙曉生教學版樂譜系列”的新增品種。
“探戈之父”阿斯托爾·潘塔萊昂·皮亞佐拉是阿根廷作曲家以及班多鈕手風琴獨奏家。
他以全方位系統的古典音樂訓練為基礎,創造性地融合傳統古典音樂與爵士樂的作曲風格,將探戈音樂從通俗流行的舞蹈伴奏音樂提升為可以單獨在舞台上展示的具有高度藝術性,並能表達深刻哲理的純音樂形式,並由此創立了“新探戈音樂”樂派,成為阿根廷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及南美音樂史上的重要人物。
本書在國內尚屬首次出版,並以鋼琴二重奏的形式出現。
本書適合鋼琴專業的讀者收藏、彈奏。
特價中
目錄
序 (趙曉生)
導讀 (自由.神秘.華麗——皮亞佐拉的探戈世界)
1.自由探戈 (Liber Tango)
2.神秘的賦格 (Fuga Y Misterio)
3.夏 (Verano Porteno)
4.天使的歌謠 (Milonga de Angel)
5.華麗的探戈 (Le Grand Tango)
6.無盡的寂寞 (Soledad)
7.大探戈 (Tangata)
音樂經典:中國藝術歌曲100首
孔繁洲 主編
內容簡介:
本書在國內首次以簡譜、五線譜、鋼琴伴奏對排版列並配樂隊伴奏帶(碟)的形式,將100首久唱不衰、膾炙人口的中國優秀藝術歌曲結集出版。其顯著物點為收錄的歌曲精而全、涵蓋面廣、可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其最大優勢為收錄的100首歌曲每一首都配有樂隊伴奏。
本書規模為全國之首,完全解決了演唱之賽、文藝演出、聲樂教學、考試升學和個人娛樂時無樂隊伴奏的困難,是所有大、中專音樂專業師生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的最佳選擇。
目錄 :
A
1.啊!中國的土地
B
2.北京頌歌
3.邊疆的泉水清又純
4.百靈鳥你這美妙的歌手
C
5.長江之歌
6.草原之夜
7.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8.春江花月夜
D
9.大海啊故鄉
10.大森林的早晨
11.多情的土地
12.打起手鼓唱起歌
F
13.公僕讚
14.嘎哦麗泰
15.高天上流去
16.古老的歌
17.故鄉是北京
18.桂花開放幸福來
19.趕墟歸來啊哩哩
G
20.黃河怨
21.黃水謠
22.紅豆詞
H
23.江河水
24.嘉陵江上
J
25.九里裏山屹十里裏溝
26.假如你要認識我
27.教我如何不想他
K
28.克拉瑪依之歌
29.科學的春天來到了
L
30.藍花花
M
31.玫瑰三願
32.牧歌
33.瑪依拉
34.孟姜女
35.滿江紅
36.木蘭從軍
37.牡丹之歌
38.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Q
39.曲蔓地
40.青藏高原
41.情深誼長
42.七月的草原
43.千年的鐵樹開了花
44.秋——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
R
45.日月之戀
46.二月裏見罷到如今
S
47.三峽情
48.生命的星
49.松花江上
50.誰不說俺家鄉好
51.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
52.送上我心頭的思念
53.送瘟神
T
54.同一首歌
55.鐵蹄下的歌女
56.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W
57.問
58.我在長江頭
59.五歌放羊
60.烏蘇裏般歌
61.我愛你,中華
62.我愛你,中國
63.我為祖國獻石油
W
64.我愛你,塞北的雪
65.我和我的祖國
66.我愛祖國的藍天
X
67.我們的祖國歌甜花香
68.小白菜
69.小白楊
70.小背簍
71.小河淌水
Y
72.鄉音、鄉情
73.延安頌
74.月之故鄉
75.陽關三疊
76.岩口滴水
77.憶秦娥·婁山關
Z
78.漁家姑娘在海邊
79.走進新時代
80.祝酒歌
81.走西口
82.中國的微笑
83.周總理,你在哪?
84.在希望的田野上
85.在那遙遠的地方
86.在中國的大地上
87.在那銀色的月光下
88.祖國,慈祥的母親
89.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
90.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91.珊瑚頌
92.楊白勞
93.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
94.一抹夕陽
95.紅梅讚
96.黑龍江岸邊潔白的玫瑰花
97.海風陣愁煞人
98.恨似高山仇似海
99.不幸的人生
100.萬里春色滿家園

內容簡介:
本書在國內首次以簡譜、五線譜、鋼琴伴奏對排版列並配樂隊伴奏帶(碟)的形式,將100首久唱不衰、膾炙人口的中國優秀藝術歌曲結集出版。其顯著物點為收錄的歌曲精而全、涵蓋面廣、可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其最大優勢為收錄的100首歌曲每一首都配有樂隊伴奏。
本書規模為全國之首,完全解決了演唱之賽、文藝演出、聲樂教學、考試升學和個人娛樂時無樂隊伴奏的困難,是所有大、中專音樂專業師生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的最佳選擇。
目錄 :
A
1.啊!中國的土地
B
2.北京頌歌
3.邊疆的泉水清又純
4.百靈鳥你這美妙的歌手
C
5.長江之歌
6.草原之夜
7.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8.春江花月夜
D
9.大海啊故鄉
10.大森林的早晨
11.多情的土地
12.打起手鼓唱起歌
F
13.公僕讚
14.嘎哦麗泰
15.高天上流去
16.古老的歌
17.故鄉是北京
18.桂花開放幸福來
19.趕墟歸來啊哩哩
G
20.黃河怨
21.黃水謠
22.紅豆詞
H
23.江河水
24.嘉陵江上
J
25.九里裏山屹十里裏溝
26.假如你要認識我
27.教我如何不想他
K
28.克拉瑪依之歌
29.科學的春天來到了
L
30.藍花花
M
31.玫瑰三願
32.牧歌
33.瑪依拉
34.孟姜女
35.滿江紅
36.木蘭從軍
37.牡丹之歌
38.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Q
39.曲蔓地
40.青藏高原
41.情深誼長
42.七月的草原
43.千年的鐵樹開了花
44.秋——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
R
45.日月之戀
46.二月裏見罷到如今
S
47.三峽情
48.生命的星
49.松花江上
50.誰不說俺家鄉好
51.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
52.送上我心頭的思念
53.送瘟神
T
54.同一首歌
55.鐵蹄下的歌女
56.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W
57.問
58.我在長江頭
59.五歌放羊
60.烏蘇裏般歌
61.我愛你,中華
62.我愛你,中國
63.我為祖國獻石油
W
64.我愛你,塞北的雪
65.我和我的祖國
66.我愛祖國的藍天
X
67.我們的祖國歌甜花香
68.小白菜
69.小白楊
70.小背簍
71.小河淌水
Y
72.鄉音、鄉情
73.延安頌
74.月之故鄉
75.陽關三疊
76.岩口滴水
77.憶秦娥·婁山關
Z
78.漁家姑娘在海邊
79.走進新時代
80.祝酒歌
81.走西口
82.中國的微笑
83.周總理,你在哪?
84.在希望的田野上
85.在那遙遠的地方
86.在中國的大地上
87.在那銀色的月光下
88.祖國,慈祥的母親
89.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
90.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91.珊瑚頌
92.楊白勞
93.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
94.一抹夕陽
95.紅梅讚
96.黑龍江岸邊潔白的玫瑰花
97.海風陣愁煞人
98.恨似高山仇似海
99.不幸的人生
100.萬里春色滿家園
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中國藝術歌曲選集(上下全二卷)


《中國藝術歌曲選集》匯集了我國古代、近現代、當代的藝術歌曲的精粹,分為上、下兩卷。其中,上卷以琴歌為主的古代歌曲,已由當代作曲家精心編配了鋼琴聲 部;下卷收入了跨世紀的老、中、青三代作曲家的經典作品。這些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近千餘年來中國藝術歌曲的全貌,也反映出中國藝術歌曲創作發展的脈 絡。
本書是廣大聲樂工作者及聲樂愛好者值得珍藏的一個精本
中國音樂書房購買
上卷
古代歌曲
1.杏花天影
2.古怨
3.玉梅令
4.淡黃柳
5.淒涼犯
6.長亭怨慢
7.鬲溪梅令
8.醉吟商小品
9.暗香
10.疏影
11.揚州慢
12.胡笳十八拍(第一、四、十二、十六拍)
13.秦王破陣樂
14.杏花天影
15.蘇武牧羊
16.漁翁——道情
17.陽關三疊
18.小陽關三疊
19.念奴驕‧赤壁懷古
20.桂枝香
21.醉翁吟
22.古怨
23.鹿鳴
24.圮橋進履
25.搗衣曲
26.秋風詞
27.水龍吟
28.水夜吳歌
29.漁歌調
30.湘妃怨
31.鳳凰台上憶吹簫
32.昭君怨
33.蘇武思君
創作歌曲
34.問
35.上山
36.教我如何不想他
37.听雨
38.我住長江頭
39.大江東去
40.拉縴行
41.員吳淞
42.沁園春‧恨
43.無衣
44.嘉陵江上
45.點絳唇‧賦登樓
46.玫瑰三願
47.春思曲
48.思鄉
49.追尋
50.打柴歌
51.江村即事
52.傷春
53.水調歌頭
54.春野
55.雷峰塔影
56.正氣歌
57.自君之出矣
58.別離
59.春雨春風
60.春歸何處
61.江城子
62.山中
63.楓橋夜泊
64.愛人送我向日葵
65.清平樂‧會昌
66.豐收山歌
67.延安夜月
68.關山月
69.將進酒
70.相見難
71.熱碧亞之歌(一)
72.思鄉曲
73.歲月悠悠
74.水調歌頭‧游泳
75.棉花
76.春光
77.卜算子‧詠梅
78.搖籃曲
79.白雲故鄉
80.故鄉
81.杜鵑(惠風集之一)
82.聲聲慢
83.詠柳
84.絲綢之路
85.太陽島之戀(聲樂套曲《浪花曲》之五)
後記
下卷
1.行路難
2.早發白帝城
3.靜夜思
4.沁園春‧雪
5.峨眉山月歌
6.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之一)
7.秋之歌(絕句三首)
Ⅰ.山行
Ⅱ.南陵道中
Ⅲ.寄揚州韓綽判官
8.希望
9.桂花開放幸福來
10.岩口滴水
11.鼓浪嶼之波
12.海島靜悄悄
13.孔雀啊,百靈
14.森林,藍色的夢
15.唐詩三首
Ⅰ.春曉
Ⅱ.楓橋夜泊
Ⅲ.登鸛雀樓
16.采桑子‧別情(琴歌)
17.清平樂‧惜春
18.月光搖籃曲
19.晚風
20.大江歌罷掉頭東
21.啊!多快活(套曲)
Ⅰ.為啥這樣快活
Ⅱ.送行
Ⅲ.想你
Ⅳ.姑娘你跑向誰家
22.夜思
23.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
24.老師,你可把我忘記
25.火把節的歡樂
26.我和我的祖國
27.別亦難
28.歌五首
Ⅰ.如夢令
Ⅱ.沅溪沙
Ⅲ.醉花陰
Ⅳ.漁家做——記夢
Ⅴ.聲聲慢
29.獻給潮水的歌
30.天山行
31.子夜四時歌(套曲)
32.雨中嵐山——日本京都
33.呼喚
34.啊,故鄉的伊犁河
35.雁歸來
36.送上我心頭的思念
37.啊,夢
38.橘子熟了
39.呼喚忠誠
40.水車謠
41.綠色的小雨
42.過去的事情不再想(電視劇《手足情》插曲)
43.靜夜思
44.老馬
45.蒼山洱海長懷念
46.春雨
47.科學的春天
48.月光下的小島
49.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50.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51.鷓鴣天‧猶恐相逢是夢中
52.浪淘沙‧天上人間
53.悵惘
54.七律二首‧送瘟神
55.盼
56.拉薩謠
57.日月之戀
58.對岸
59.晨曲
60.共同家園
61.陽光、月光
62.月光戀
63.金沙江,我心中的歌
64.大青樹
65.尋找太陽升起的地方
66.同一首歌
67.鳥兒在風中歌唱
68.秋風在說
69.請不要說
70.潔白的思念
71.拾彩貝
後記
作曲的基礎訓練
姚恆璐著 中音房
目錄
緒論
第一章:節奏與節拍——律動的奧秘
第一節.節奏的記譜
第二節.在節拍背景下的五種不同類型的節奏模式
第三節.節奏與其他因素的關係
第四節.在節奏形態中的變形能力
第五節.二聲部以上複合節拍的種種形態
訓練與思考:節奏的類型、模式與變形
訓練1.節奏時值的記譜
訓練2.節奏主題的展開練習
訓練3.複合節奏、複合節拍的展開練習
第二章:旋律寫作——韻律的昇華
第一節.旋律寫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旋律寫作的記譜細節
第三節.對旋律主題四種思維特徵的認識
第四節.旋律的展開手法
第五節.旋律寫作中的現代思維
訓練與思考:旋律寫作中的基本類型及其展開手法
訓練1.調式調性的辨識
訓練2.音列與音階的互通
訓練3.以節奏節拍特徵為主體的旋律
訓練4.以音程的關聯爲特徵的旋律
訓練5.旋律寫作中的展開手法
訓練6.旋律的裝飾性寫作
旋律7.單旋律寫作中的風格擴展
第三章:線形思維——縱橫的交匯
第一節.建立對位化的聲部感覺
第二節.二聲部模仿式複調
第三節.二聲部對比式複調
第四節.對位與和聲的混合寫作
第五節.從對位的學習到線形對位
訓練與思考:對位趣探
訓練1.與民歌為素材寫作各種模仿式、對比式複調
訓練2.模仿複調與主調結合的寫法
訓練3.續寫二聲部的複調音樂主題
訓練4.根據制定的單旋律主題寫作各類對位練習
第四章:品味和聲——半音化設計
第一節.和弦的疊置方式及原位與轉位的交替
第二節.和弦外音
第三節.低音線條
第四節.聲部連接
第五節.離調、轉調、換調等手法
第六節.和聲的節奏
訓練與思考:音樂創作中的和聲實踐
訓練1.各種西洋傳統調式的和聲配置
訓練2.多種疊置方式以及非同一調性系統和弦的連接
訓練3.和弦外音的一題多做
訓練4.低音線條引導下的半音化和聲配置
訓練5.離調模進
訓練6.特殊音階背景下的和聲配置
訓練7.多聲部寫作方式及其和聲性質的變換
訓練8.離調轉調和聲佈局中的鋼琴小品片段寫作
訓練9.為調性轉換中的單旋律以及十二音調性思維下的旋律配置和聲
第五章:織體形態——音響的佈局
第一節.織體寫作概述——四聲部和聲與織體寫作的關係
第二節.織體中'層的概念'
第三節.織體的類型
訓練與思考:織體的寫作實踐
訓練1 .以和聲骨乾為基礎的織體變形寫作
訓練2.合唱式的織體寫作
訓練3.鋼琴織體的變形
訓練4.變形原有的鋼琴小品片段(風格模仿)
訓練5.根據一組和聲進行鋼琴獨奏織體的寫作
訓練6.同一旋律配置不同的織體與和聲
第六章:音樂結構——建築的面貌
第一節.小型曲式的結構特徵
第二節.小型曲式中主題材料間的對比關聯及其貫穿發展
訓練與思考:小型結構的辨析
訓練1.曲式分析
訓練2.主題對比程度的比較與寫作
第七章:鋼琴小品的寫作——成品的積累
第一節.多聲部鋼琴曲的寫作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小型曲式鋼琴小品的寫作
第三節.鋼琴小品寫作中的風格擴展
訓練與思維:多聲部鋼琴曲寫作的預備練習
訓練1.根據和聲功能框架寫作多聲部鋼琴小品
訓練2.根據一個短小的原型寫作多聲部主題的變奏
訓練3.根據一段短小的單旋律寫作多聲部鋼琴獨奏主題
訓練4.在一部曲式結構中發展一個短小的多聲部主題
訓練5.單三部曲式的預備練習
訓練6.根據多聲部的主題寫作鋼琴小品
訓練7.多樣化調性形態音樂主題的發展
訓練8.創作自己的音樂主題
第八章:藝術歌曲寫作——詞曲的輝映
第一節.歌詞的主要特點概述
第二節.藝術歌曲歌詞的三種主要類型
第三節.歌曲各個聲部的旋律寫作
第四節.聲樂與鋼琴的幾種寫作關係
訓練與思考:藝術歌曲寫作的預備練習
訓練1.辨識歌詞的風格定位與曲式結構
訓練2.為一句歌詞譜曲
訓練3.為一句歌曲配置伴奏
第九章:樂器與音色——重奏的魅力
第一節.器樂化旋律線的裝飾性寫作
第二節.各種樂器組合的重奏曲寫作
第三節.重奏曲寫作的一般規律
訓練與思考:音色與音響
訓練1.為旋律主題設定樂器音色,並發展到一定的曲式規模
訓練2.為指定的樂器寫作獨奏小品
訓練3.為一個單旋律聲部添加另外的重奏聲部
訓練4.將重奏片段縮減為鋼琴譜
訓練5.將鋼琴主題片段改編為重奏小品
訓練6.為一個重奏主題續寫
作曲,是集作曲技術理論為一體的創作實踐和綜合運用的
過程,更是展示作曲者的內心音響想像、美感取捨和邏輯思辨的音樂創造性源泉。要想普遍提高國民的藝術素質,就要從點滴的認識基礎做起,這是未來騰飛的必要基石,也是藝術教育和音樂事業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藝術的美不是依據某些空話做出的承諾,而是以實踐為前提、以參與為條件、以感悟為動力、以美感為愉悅的心智創造性活動。
在由姚恒璐編著的《作曲的基礎訓練》一書9章的設計中,你或許發現,前六章是為音樂創作而設定的技術準備;後三章則講述了鋼琴小品、藝術歌曲和室內樂重奏的寫作技法,它們通常是音樂學院作曲系大三學生必達的教學標準。
如果你是一位元初涉作曲的普通音樂愛好者,或是一位元有志于報考作曲專業的青年學生;即便你已然是一位身處大學講授、學習作曲專業的人士;抑或,你可能是一位元在音樂其它領域有著斐然建樹的專家,想要瞭解專業音樂創作的思路、細節及其構成的實踐過程,《作曲的基礎訓練》都是你作為瞭解、參考、實踐、聯想的良師益友。
緒論
第一章:節奏與節拍——律動的奧秘
第一節.節奏的記譜
第二節.在節拍背景下的五種不同類型的節奏模式
第三節.節奏與其他因素的關係
第四節.在節奏形態中的變形能力
第五節.二聲部以上複合節拍的種種形態
訓練與思考:節奏的類型、模式與變形
訓練1.節奏時值的記譜
訓練2.節奏主題的展開練習
訓練3.複合節奏、複合節拍的展開練習
第二章:旋律寫作——韻律的昇華
第一節.旋律寫作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旋律寫作的記譜細節
第三節.對旋律主題四種思維特徵的認識
第四節.旋律的展開手法
第五節.旋律寫作中的現代思維
訓練與思考:旋律寫作中的基本類型及其展開手法
訓練1.調式調性的辨識
訓練2.音列與音階的互通
訓練3.以節奏節拍特徵為主體的旋律
訓練4.以音程的關聯爲特徵的旋律
訓練5.旋律寫作中的展開手法
訓練6.旋律的裝飾性寫作
旋律7.單旋律寫作中的風格擴展
第三章:線形思維——縱橫的交匯
第一節.建立對位化的聲部感覺
第二節.二聲部模仿式複調
第三節.二聲部對比式複調
第四節.對位與和聲的混合寫作
第五節.從對位的學習到線形對位
訓練與思考:對位趣探
訓練1.與民歌為素材寫作各種模仿式、對比式複調
訓練2.模仿複調與主調結合的寫法
訓練3.續寫二聲部的複調音樂主題
訓練4.根據制定的單旋律主題寫作各類對位練習
第四章:品味和聲——半音化設計
第一節.和弦的疊置方式及原位與轉位的交替
第二節.和弦外音
第三節.低音線條
第四節.聲部連接
第五節.離調、轉調、換調等手法
第六節.和聲的節奏
訓練與思考:音樂創作中的和聲實踐
訓練1.各種西洋傳統調式的和聲配置
訓練2.多種疊置方式以及非同一調性系統和弦的連接
訓練3.和弦外音的一題多做
訓練4.低音線條引導下的半音化和聲配置
訓練5.離調模進
訓練6.特殊音階背景下的和聲配置
訓練7.多聲部寫作方式及其和聲性質的變換
訓練8.離調轉調和聲佈局中的鋼琴小品片段寫作
訓練9.為調性轉換中的單旋律以及十二音調性思維下的旋律配置和聲
第五章:織體形態——音響的佈局
第一節.織體寫作概述——四聲部和聲與織體寫作的關係
第二節.織體中'層的概念'
第三節.織體的類型
訓練與思考:織體的寫作實踐
訓練1 .以和聲骨乾為基礎的織體變形寫作
訓練2.合唱式的織體寫作
訓練3.鋼琴織體的變形
訓練4.變形原有的鋼琴小品片段(風格模仿)
訓練5.根據一組和聲進行鋼琴獨奏織體的寫作
訓練6.同一旋律配置不同的織體與和聲
第六章:音樂結構——建築的面貌
第一節.小型曲式的結構特徵
第二節.小型曲式中主題材料間的對比關聯及其貫穿發展
訓練與思考:小型結構的辨析
訓練1.曲式分析
訓練2.主題對比程度的比較與寫作
第七章:鋼琴小品的寫作——成品的積累
第一節.多聲部鋼琴曲的寫作目的和意義
第二節.小型曲式鋼琴小品的寫作
第三節.鋼琴小品寫作中的風格擴展
訓練與思維:多聲部鋼琴曲寫作的預備練習
訓練1.根據和聲功能框架寫作多聲部鋼琴小品
訓練2.根據一個短小的原型寫作多聲部主題的變奏
訓練3.根據一段短小的單旋律寫作多聲部鋼琴獨奏主題
訓練4.在一部曲式結構中發展一個短小的多聲部主題
訓練5.單三部曲式的預備練習
訓練6.根據多聲部的主題寫作鋼琴小品
訓練7.多樣化調性形態音樂主題的發展
訓練8.創作自己的音樂主題
第八章:藝術歌曲寫作——詞曲的輝映
第一節.歌詞的主要特點概述
第二節.藝術歌曲歌詞的三種主要類型
第三節.歌曲各個聲部的旋律寫作
第四節.聲樂與鋼琴的幾種寫作關係
訓練與思考:藝術歌曲寫作的預備練習
訓練1.辨識歌詞的風格定位與曲式結構
訓練2.為一句歌詞譜曲
訓練3.為一句歌曲配置伴奏
第九章:樂器與音色——重奏的魅力
第一節.器樂化旋律線的裝飾性寫作
第二節.各種樂器組合的重奏曲寫作
第三節.重奏曲寫作的一般規律
訓練與思考:音色與音響
訓練1.為旋律主題設定樂器音色,並發展到一定的曲式規模
訓練2.為指定的樂器寫作獨奏小品
訓練3.為一個單旋律聲部添加另外的重奏聲部
訓練4.將重奏片段縮減為鋼琴譜
訓練5.將鋼琴主題片段改編為重奏小品
訓練6.為一個重奏主題續寫
指揮家---20世紀世界著名指揮大師
指揮家-20世紀世界著名指揮大師 特色及評論
景作人編著的《指揮家——20世紀世界著名指揮大師》以豐富的史料結合生動的語言和評論性的文體的方式,按出生時間順序,介紹了20世紀100多位世界著名指揮大師的生平、經歷、指揮風格和特點以及生活趣聞。通俗性較強,又不乏專業性。既適合普通大眾閱讀,也適合專業人士使用。
指揮家-20世紀世界著名指揮大師 內容簡介
《指揮家——20世紀世界著名指揮大師》是一本系統地介紹20世紀世界著名指揮大師的生平、經歷、指揮風格和特點以及生活趣聞等的書籍。全書按照出生年代的先後,向讀者系統地介紹了110多位著名的指揮大師,力求達到專業性與通俗性的完美結合,是一本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語言和評論性的文體相結合而寫成的專著,使讀者對20世紀這些偉大的指揮大師有一個更為深刻和全面的瞭解。 《指揮家——20世紀世界著名指揮大師》由景作人編著。
指揮家-20世紀世界著名指揮大師 本書目錄
托斯卡尼尼——現代指揮藝術的偉大開拓者
伍德——博學多才、嚴謹開明的“紳士”指揮家
門格爾貝格——荷蘭指揮學派中的神聖豐碑
庫塞維茨基——新時代音樂的開路先鋒
蒙特——深邃的魅力、熱情的風格
瓦爾特——以獻身音樂為最高目標的偉大藝術家
賽拉芬——義大利歌劇指揮藝術的正統繼承者
比徹姆——英國交響樂團之父
舒裡希特——充滿貴族氣質的紳士指揮家
斯托科夫斯基——不拘一格、勇於開拓的藝術大師
塔里希——捷克交響樂事業的偉大奠基人
安賽爾梅——舞劇音樂之神
薩莫蘇德——德高望重的蘇聯元老級指揮大師
克列姆佩勒——德奧浪漫主義指揮藝術的傑出代表
富爾特文格勒——主觀即興風格的偉大體現者
賴納——聞名於世的“嚴厲派大師”
克納佩茨布希——永遠令人信服的瓦格納權威
布林特——穩重深邃、端莊明快的多風格大師
布希——多才多藝的音樂戲劇大師
埃·克萊伯——精緻、細膩、典雅融于一身的指揮家
謝爾興——自學成才的超級指揮大師
明希——無與倫比的管弦樂色彩大師
羅津斯基—
.........
指揮家-20世紀世界著名指揮大師 作者介紹
景作人,著名音樂評論家,音樂學家,中提琴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
曾為《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中國藝術報》《中國文化報》《音樂週報》及《人民音樂》《音樂愛好者》《視聽技術》《愛樂》《歌劇》等數十家報紙雜誌撰寫了數百篇文章。
主要著作有:《音樂欣賞普及大全》(合著)《20世紀世界指揮大師的風采》《20世紀世界小提琴大師精粹》《金色音樂廳——音樂必聽曲目分級欣賞指導》。
參與編寫了《大學音樂》《交響音樂欣賞》《音樂百科全書》等。
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評論學會會員,中國歌劇研究會會員,西安音樂學院客座教授。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雙雙的人聲樂團音樂作品 ----阿卡貝拉曲集
劉郁如編著 購書請進
歌曲包括:
天天、
Somewhere Out There、
迷你裙、
寂寞的季節、
We Are The Champions、
找自己、
夏夜晚風、
有你的快樂、
恭喜恭喜、
奉獻
歌曲包括:
天天、
Somewhere Out There、
迷你裙、
寂寞的季節、
We Are The Champions、
找自己、
夏夜晚風、
有你的快樂、
恭喜恭喜、
奉獻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提琴的製作與修復

簡體版‧全書計27萬字‧圖片56幅‧表格35個‧近300頁‧
詳述了小提琴的製作與修復
編輯推薦
《提琴的製作與修復》作者與時俱進,在我國業已成為世界制琴大國之時而未有本國專業制琴書籍,特別推出此書以提升我國的制琴品質。 《提琴的製作與修復》從提琴歷史到製作、修理、修復的基本原理都作了詳細的論述,特別介紹世界各頂尖制琴家族的制琴方法並作了具體比較,新老兼易。《提琴
的製作與修復》運用了圖片、表格全面詳盡的列出了有關的資料和資料,相信你會從中受益的。
內容簡介
《提琴的製作與修復》詳細論述了小提琴的製作、修理、修復的基本原理。小提琴誕生至今大約五百年。作為一件完全的人工製品,五百年來,基本保持原樣, 很少有根本的變化。當然在這期間,數不清有多少人做了多少試驗,希望能改變小提琴。但是,人們還是普遍喜愛傳統的小提琴。這種情況,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
裡,看來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這同時也表明,小提琴製作作為一種專門的技藝,有其長期的傳統和嚴格的規範,不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嚴格而規範的訓練,很難得其要領。這就更需要從事這項工作
的人認真學習和研究,需要更多這方面的書籍資料。當然書籍不能代替鮮活的手工技藝,通讀文字不等於學會了實際製作。但是如果一個製作者滿足於手工操作,不 去瞭解小提琴的歷史文化知識,不研究古今製作大師的作品,也很難達到很高的製作水準。把實際的制琴技藝轉為文字,以及把文字描述轉為實際的制琴技藝都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這都是我們需要做的事。忽視任一方面,都是不明智的。
目錄
第一章 歷史的回顧
1.1提琴發展的社會背景
1.2提琴的發展過程
1.3小提琴形狀的剖析
第二章 製作和修復的基礎知識
2.1概述
2.2木材的基本知識
2.3修琴前的準備工作
第三章 古代制琴大師
3.1佈雷西亞學派
3.2克雷莫那學派
3.3斯坦因納
第四章 提琴的形狀和模具
4.1模具
4.2樣板的製作
4.3模具的製作
4.4修琴用的模具
第五章 側板框
5.1製作側板框
5.2修理側板框
第六章 背板
6.1背板的製作
6.2背板的修復
第七章 面板
7.1面板的製作
7.2面板的修復
第八章 琴頸和旋首
8.1琴頸和旋首的製作
8.2琴頸和旋首的修理
第九章 附件
9.1配件
9.2琴弓
第十章 組裝和調音
10.1組裝琴體
10.2調音
10.3關於音色
10.4克雷莫那學派的方法
第十一章 工具
11.1測量工具
11.2切削工具
11.3鋸割工具
11.4銼磨工具
11.5拋光工具
11.6磨刀
11.7電動工具
11.8夾具和夾子
11.9其他工具
11.10膠
第十二章 漆
12.1制漆用的材料
12.2著色劑
12.3漆的配製
12.4刷漆技術
附錄一 參考文獻
附錄二 圖片索引
附錄三 表格索引
訂閱:
文章 (Atom)